[台北車站] 添好運 (台北車站店):米其林加持港式點心 1976 (推薦)

台北市美食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02)2370-7078

10:00~22:00

10%服務費 

【貓小爺推薦】【邀約】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萬眾期盼的「添好運港式點心」終於來台灣開設分店了。這堪稱今年台灣餐飲界的大事件,果然引起眾多民眾爭相排隊。試營運第一天有不少人排了四、五個小時才吃到呢!

(金城武也來等,排到地老天荒。By 金城武樹產生器)

「添好運」原本是間小餐廳,老闆麥桂培出身香港名店「龍景軒」點心主管(米其林三星),於20093月自行創業,本店開在旺角廣華街(附近都是槍店和玩具店,本貓訪港必逛)。

2010年得到「米其林美食指南」一星推薦,而且還是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往後立刻暴紅,成為許多台灣人到香港必吃的餐廳。網路上早有許多分享,因此還沒來台灣就已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難怪一開張就吸引大批人潮排隊想一嚐為快。

(大家排隊來添香油錢)

「添好運」目前在香港已經有五間分店,2013年在新加坡開分店,2014年也來台灣展店,並且有計劃在台灣開好幾間分店,已經變成一間國際性的連鎖餐飲了。

台灣第一間店地點就在「台北車站」對面,忠孝西路與公園路交叉口(捷運8號出口),地點非常便利。

(半開放式廚房非常乾淨整潔,可以看到師傅現點現做)

店內空間不算大,座位數也不算多,半開放式廚房讓客人可以看到乾淨的內部以及師傅們正在進行一個製作點心的動作。

這裡強調食材新鮮以及現做,不做外帶生意,因為外帶涼了會不好吃,店家希望能讓客人吃到剛出爐的美味。

(添好運的餐紙也就是菜單)

服務員會謹慎的在每張桌上擺上餐紙、餐巾及筷子,大家都說,台灣的服務態度比香港好太多!

餐紙就是價目表,目前並不是所有香港的菜色都有來台灣。店家表示在香港各分店也會略有不同,將來台灣的分店和香港一樣會定期更換菜單,讓大家維持新鮮感。


(招牌酥皮焗叉燒包)

但是大家放心,店家的「四大天王」可是都到齊了,包含「酥皮焗叉燒包」「香煎蘿蔔糕」「香滑馬來糕」和「金沙豬潤腸」.這四樣最受歡迎的港點,來店必點。

(正在製做叉燒酥,進烤箱前最後一道手續是在表皮上方擠上奶油)

 尤其「酥皮焗叉燒酥」可說是鎮店之寶。它的做法很有創意,綜合了叉燒包和叉燒酥,還帶點港式菠蘿油的感覺。一般叉燒包都是蒸的,但這裡的叉燒包在表皮擠上一層奶油,再送進烤箱焗烤,出爐後的外觀有點像港式菠蘿油。 

(完成品,表皮有點像港式菠蘿油)

這「酥皮焗叉燒酥」吃起來很香酥柔軟,有點像菠邏油,但是裡面又有甜鹹的叉燒肉,這香甜奇妙的滋味很迷人。本貓本來就喜歡吃甜的,因此這叉燒包還蠻合本貓的味口,既有特色又好吃,別家吃不到。

(叉燒包剖面圖)

另外本店不做外帶生意,因為店家覺得冷掉不好吃,希望大家現吃,不過吃不完是可以打包的。像叉燒包有限量,每人只能點一份(3顆)。因此很多客人會利用人頭多點幾份叉燒包外帶,店家也接受。

(香煎蘿蔔糕)

這香煎蘿蔔糕也是四大天王之一,來店必點。蘿蔔糕表皮煎的微焦,裡面吃得到蘿蔔絲的清香,加上蝦米更是畫龍點睛,夾起來不容易散,超好吃!不要小看這簡單的蘿蔔糕,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的好。

(香滑馬來糕)

「香滑馬來糕」也是「四大天王」的一員,但說實在的,外觀上好像很普通。然而它很蓬鬆又ㄉㄨㄞ、ㄉㄨㄞ,並且意外的好切。一入口好像突然化掉,變的很棉的感覺,好吃耶!果然不可以只看外表、以貌取人。

(黃沙豬潤腸)

四大天王的最後一道是「黃沙豬潤腸」,主要是腸粉內包豬肝。這是一道比較新奇的做法,豬肝的處理不腥不乾,只是沒有特別對本貓的胃口。


(鮮蝦菠菜餃)

其實,「四大天王」的表現固然不錯,但這天最讓本貓驚豔的反倒是這道「菠菜鮮蝦餃」。這餃外皮很透明且很有彈性,吃起來充滿菠菜及蝦肉的鮮香,趁熱吃真的很美味,應該要成為第五大天王才對!

(青芥茉明蝦餃)

「青芥茉明蝦餃」雖然是炸的,但是香酥不油,蝦肉餡很鮮美,再配上一點綠色的芥末醬,不僅好看也增加味道。


(鮮蝦燒賣皇) 

這籠「鮮蝦燒賣皇」 外觀並沒有做的很漂亮,想來是生意太好沒工夫慢慢做,不過吃起來還不錯啦! 

(韮王鮮蝦腸)

來吃港點多少會點一道腸粉,這是很有特色又好吃的食物。「韮王鮮蝦腸」的腸粉皮很有彈性,裡面的韮黃和蝦仁很新鮮,上品無誤。

(腸粉的醬汁有保溫)

腸粉上桌後會淋上醬汁。本貓注意到店家居然將醬汁小壺保溫。目的是淋上醬汁時不會降低腸粉的溫度,讓客人趁熱吃。各位看看這店家多細心!這才是服務業啊!


(叉燒腸粉)

叉燒腸粉也是好吃。來這裡至少點一種腸粉吧!若是只選一種,本貓更推韭黃鮮蝦腸

(賽螃蟹春捲)

相傳清朝慈禧太后有一天突然想吃螃蟹,但由於北京距離海洋較遠,不能即時供應螃蟹,御廚便以蛋白模仿蟹肉,製作出「賽螃蟹」並深受慈禧太后喜愛。這道菜式其後傳到上海發揚光大,也變身出現在港式點心中。

這個春捲外皮炸的很酥香,但是內餡的味道並不明顯,感覺比較一般。


(腐皮捲)

「腐皮捲」好吃,中規中矩的。


(美味悶鮮竹捲)

這道「美味悶鮮竹捲」可說是濕的 「腐皮捲」,也是好吃。

(鮑汁悶鳳爪)

鳳爪蠻軟的,調味不會太鹹,雖然不錯吃,但特色並不強烈,畢竟其它點心都太優秀。


(古法糯米雞)


(古法糯米雞打開來)

古法糯米雞的包裝很漂亮,但本貓感覺滋味普普,對這道沒有愛,不推。

(杞子桂花糕)

甜點有「杞子桂花糕」,透明紅色晶凍般的樣子,看起來就賣相很好。吃起來桂花的香氣很濃郁,配上果凍的口感好好吃喔!必點喔!


(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原是新加坡人發明的玩意兒,但是香港人卻把它發揚光大。這是以芒果、西柚、西米撈、椰漿等原料製成的甜品。「添好運」的做法與本貓在香港吃的其它店家都不一樣,加入了大量的芒果醬與芒果丁,比較稠些,雖不是正統的做法但也好吃,喜歡吃芒果的人一定會愛


(檸檬茶與薏米水)

飲料不是「添好運」 的重點,但飲料除了薏米水不能續杯外,其它可以續杯。

這裡每一道都不錯吃,看菜單還有好多菜色,讓人好像乾脆全部點一輪好了! 據說有客人真的這麼幹了,一共28道剛好3000元。這其實也不算貴后?去高檔餐廳一個人就不只3000元了。

 

(店家在香港曾獲得米其林一星的肯定) 

總之,「添好運港式點心」標榜新鮮現做,真的很美味(冷掉的確會失色一些),得到「米其林」肯定絕對實至名歸。有「米其林」光環的確增加不少品牌價值,在其掛保證下讓消費者甘願排隊。「添好運」進來台灣,本貓相信會刺激同業的危機意識,進而努力提升自己的料理水平,對消費者是好事。

※ 港點經常是一件有三個,所以揪朋友一起吃最好人數是三的倍數。 

台北車站善導寺站西門站美食攻略

(2014/8/21)

貓大爺粉絲團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